10月4日是中秋佳节,这本来是一个家人团聚的日子。但是,有三十多位志愿者在小桔灯公益的统一组织下来到咸阳市社会福利院里的“爱家倍—希望家园” 开展“温暖童心、关爱孤儿”公益活动,看望在这里集中养育的数十名孤残婴幼儿,给孩子们节日的关爱和温暖的怀抱,同时也让自己度过一个难忘的中秋节。
因为正值假期,当天参加活动的志愿者中有小学生、初中生、大学生,还有夫妻、母女等一家人一起来参加活动。下图前排右侧两位穿着红色汉服的两位姑娘是“西咸童学馆”的老师,本次也和小桔灯公益一起来参加活动。
志愿者们为“爱加倍—希望家园”购买了许多爱心慰问品,包括:香蕉47.7斤,苹果34.6斤,桔子6.4斤,梨16斤,葡萄2.4斤,土豆14.4斤,南瓜7.4斤,达利园面包5袋,达利园拔丝蛋糕1盒,达利园派1袋,嘉士利饼干3盒,黑芝麻糊19袋,燕麦片4袋,心特软点心8盒,月饼4盒,贝因美米粉5盒,维维豆奶1袋,德荣牛肉王3袋,散装糖果1袋,麦香粉面粉1袋*5kg,五湖大米1袋*5kg,金龙鱼菜籽油1桶*5L,纸尿裤6包,卫生纸2提外加16卷,抽纸4包,洗衣粉5袋, 84消毒液6瓶,智慧狗轻轻泥1盒,百变魔力沙1盒,旧玩具3袋,旧衣服鞋帽1袋。还有爱心捐款:张天虎100元,王芳珍100元,张秀菊200元等。
志愿者们在大厅合影,小桔灯公益负责人向志愿者们强调了注意事项,鼓励志愿者们多观察多思考,之后集体进入“爱加倍—希望家园”办公室,聆听“爱家倍—希望家园”工作人员于老师讲解“爱家倍—希望家园”的情况。
这个二十分钟的介绍很全面,让志愿者们对“爱加倍—希望家园”的孤残儿童养育工作有了比较多的认识。之后,志愿者们洗手、更换宝宝服、套鞋套,进入两个育婴室,和孩子们开始亲密接触。
每一个育婴室里有二十个孩子,志愿者们一进入育婴室就有孩子迎上来伸开双手要抱抱,许多孩子一旦被抱上那就再也不肯下来,一些孩子要求被抱到玻璃窗前观看外面的风景,久久不愿离开窗台。对这些婴幼儿来说,他们很少有机会被抱到院子里玩,他们都很向往外面的世界。
几个大学生志愿者大都不会抱孩子,在这里小心翼翼地开始学习抱孩子,一会儿时间也就和孩子们亲密起来了。大家抱着孩子,陪孩子说话、唱歌,和孩子做游戏,逗孩子们玩,四点加餐时志愿者们开始给孩子们喂饭。
在这里的每一个人脸上都露着祥和温馨的笑容,有爱的地方就是天堂,这个时候“爱加倍—希望家园”的孩子们也是最幸福的。
怀抱着福利院的小朋友们,大家的心里既开心又难过,面对着被父母无情丢弃的孩子们,看着他们脸上无邪的笑容,听着他们稚嫩的声音,每一个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都被触动,很多人脸上带着笑面对孩子们,可是心里却流着泪!
不过这种感觉最终是被快乐所替代。志愿者们怀抱可爱的小朋友们,看着他们开心的笑脸,自己心里也有莫大的安慰!有时候幸福就是这么简单,付出后的获得会让人更感到快乐、珍惜!
时间很快,和孩子们相处1.5小时后志愿者们集体离开育婴室,志愿者们要离开育婴室了,有的孩子会挥手和志愿者再见,而更多的孩子是拽着志愿者的衣服不让被放下,啼哭着不愿意离开志愿者的怀抱……志愿者们往往要在保育员的协助下才能够脱身回到“爱加倍—希望家园”办公室,换下宝宝服开始召开总结分享会。
三位志愿者在最后的分享会上进行了发言,有的人说“人活着,能为他人做一点事就是一种幸运。”也有人说“看见孩子的那一瞬间,忍不住落下泪水,又怕孩子看到。和孩子只面对几分钟,关系就融洽如一家人。”也有人说“小爱连大爱,将所有爱连接起来就可以让孩子们都过上幸福的日子。”
小桔灯公益服务中心负责人郭恩伟在总结发言中对弃婴这一社会问题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进行了分析,通过在“希望家园”的所见所闻深入讲解了感恩、奉献、信仰、人生追求等理念,希望志愿者们通过本次活动能够深切感受到孩子们的需要,感受到自己生活中的幸福,感受到父母的辛苦,学会感恩父母,珍惜生活,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这些孩子们多做一些事,为他们的成长增添一份独特的温暖,让他们在全社会的关爱中快乐茁壮成长。
“献爱心、受启迪、得收获!”小桔灯公益的每一次公益活动都要达到这个目的,为需要关爱的人送去温暖,让我们的每一位志愿者在参与公益活动的过程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提升境界,最终成为更加优秀的社会公民,通过每一个人的努力改善社会风气,推动社会进步。这是我们小桔灯公益活动最重要的目标。
|